image

       2021年4月,日本政府宣布,計劃于 2023 年春夏之際,將 130 萬噸由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。隨著時間的臨近,雖然國際上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多,但日本仍未停止推進核污染水排海的準備工作。4月26日,東京電力公司(東電)公布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項目海底隧道的照片。海底隧道全長約1030米,目前已挖掘到預定終點,預計將在6月底之前完成海底隧道的整體施工。


640


國際社會之所以反對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洋流的作用下,核污染水危害的不僅僅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(qū),最終可能是整個地球的災難。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(gòu)指出,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,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(nèi),放射性物質(zhì)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?yún)^(qū)域,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。
洋流又稱海流,指的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運動外,海水沿一定途徑的大規(guī)模流動。根據(jù)洋流分布,距福島核泄漏發(fā)生地最近的是日本暖流,又稱黑潮,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勢最強的暖流。核污染水一旦排海,將被日本暖流裹挾著向太平洋中部靠近。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作為世界四大漁場之首的北海道漁場。據(jù)報道,早在2021年4月,福島縣海域的黑鲉就因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(zhì)超標被禁止上市。
隨后,核污染水又被北太平洋暖流帶到美國西海岸。在抵達美國后,核污染水會兵分兩路。一路向墨西哥西海岸進發(fā),再隨著赤道暖流,在東風的作用下進入菲律賓,再拐彎進入中國東海。另一路則會在阿拉斯加暖流的帶動下流向加拿大海域,進入阿拉斯加,再與來自北冰洋的千島寒流相遇,影響俄羅斯。

640 (1)

另外,核污染水一旦入海,不僅會在洋流的作用下向其他國家的海域擴散,還會在全球水循環(huán)的作用下污染陸地。全球水循環(huán)是水分子從水體和陸地表面通過蒸發(fā)進入到大氣,然后遇冷凝結(jié),以雨、雪等形式又回到地球表面的運動,是海陸之間的重要紐帶。受污染的海水通過蒸發(fā)成水汽后被輸送到不同區(qū)域,在高空遇冷凝結(jié),再以雨、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,最后下滲到地下水,或者通過各種地面徑流匯入江河湖海。整個過程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。

640 (2)

日本福島核污水一旦排海,日本作為始作俑者也將成為第一個受害者,并且核污水在洋流和水循環(huán)的作用下,終將會危害全世界。


我們呼吁日本政府遵守國際公約,妥善和安全處理福島核污染水,切勿為了節(jié)省自己的成本,讓全世界為福島核事故買單。



內(nèi)容來源: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